1947年蒋介石大喜,23万大军攻克延安,岂料这竟是覆灭的开始
一封来自前线的加急电报,在1947年3月19日那天,摆上了南京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桌。
一封来自前线的加急电报,在1947年3月19日那天,摆上了南京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桌。
这次整编不同于以往,不只是换个名字,而是从组织架构、番号序列到指挥体系,都要重新梳理一遍。
清晨一人一茶,茗口龙井鲜爽顺滑间,瞥见战友群里“天下第一军”的图片,军旅记忆瞬间涌上心头。这支部队承载百年荣光、立下赫赫战功,麾下二师、四团更是铁血精神的坚定传承者。我曾有幸在此服役,今撰此文,回溯过往、致敬岁月,以飨朋友与读者。
【声明:此稿系10年前7月3日刊发于《渭南日报·黄河周末》版面,由于该报不久后网络升级,致使先前所有稿件已不能再从网络搜到,以及当时新闻传播范围不如今天广阔与迅疾之缘故,故在适遇我国抗战胜利80周年,再逢“荔北战役”即将迎来77周年、本文烈士家属又不断致电感谢
9月3日,95岁的刘遵和端坐在新疆北屯市的家中,腰杆挺得笔直,目光紧紧锁在电视屏幕上,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。阅兵仪式上,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。
比如二野第五兵团,三野第七兵团等等,就是很规范化的数字标识,从某种程度来说,这些兵团就是正规化的编制番号,没有任何个人色彩,换谁去领导,这些兵团就还是这些兵团。
1947年3月初的一天,延安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里,一份紧急情报被送了进来。情报来自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中共特工熊向晖,详细披露了蒋介石批准的攻击延安计划。胡宗南的25万大军已在洛川、宜川完成集结,3天后将分两路直扑延安。